你知道吗,品香可是有讲究的哦

发布时间:2016-07-07 14:13:00 浏览:1589次

隔火熏香法,是传统熏香的常用方式,这种熏香法有什么来历,在操作过程中又有什么样的讲究呢。

 

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,有一名爱妾,叫鸾儿,经常跟随贵人董逍遥微服出行。她将轻罗制成梨花散蕊的样子,裹以月麟香,称之为"袖里春",在所经之处,不着痕迹地留下这种香。爱香之心自古有之,唐宋之盛时,熏香、品香千奇百样,名贵的香品经常出现在书几桌案之上、红袖香闺之间。

鸾儿的"袖里香"不仅香味独特,而且制法新奇,能留暗香让人不断回味。暗香之妙,在于若有若无,舒缓柔和,虽不似烧制篆香那般香气四溢,但更加有缥缈的意境。因而在崇尚雅生活的宋代,这种不直接点燃香品盛极一时:先点燃一块木炭,把大半埋入香灰中,再在木炭上隔一层云母片,最后在云母片上放香品,称为"隔火熏香"

通常来说,若贵客登门,主人便会拿出珍藏香材,用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,慢慢煎烤沉香、奇楠、檀香、香丸、香饼等上等香品,在见香不见烟的意境里,品茗雅谈。

 

 

器具

隔火熏香比焚香需要更多器具,熏香前应准备好香品、香炉、香炭、香铲、隔火片、炉灰、香箸等。

 

流程

将香材、闻香炉、银叶(或云母片)、专用香炭、专用品香灰、香勺、香箸、灰押、银叶夹(云母夹)、羽扫、点碳架准备好;

夹炭,用香箸夹一块香碳放在点碳架上;

烧炭,然后用专用打火器360度的全方位让碳燃烧,点燃之后放置到没有碳的余味;

理灰,取来香炉,将香灰倒入香炉,用香箸将香灰顺时针搅匀、理松,使香灰中充满了空气,有助于香炭的燃烧;

开炭孔,用香箸从理好的香灰中间以画圆圈的方式顺时针开一个炭孔,大小以刚好放进一粒圆炭为宜,下面不要开到底,要留些灰,用作隔热,不至于烫手;

埋炭,将燃烧好的无异味的炭埋入打好的炭孔中;

梳炭,将香灰轻轻往上梳理,盖住炭火,这时是最需要技巧的时候,不同香材所需要的火力不同,活力的大小是用香灰的多少来掌握的,这就需要香元经验丰富,凭感觉掌握了,初学者需要多次操作演练才可以准确的把握;

压灰,右手执灰押压灰,左手执炉,逆时针转动香炉,边压边转动,并将灰压成锥形;

清扫,取羽扫将炉内壁清洁干净,再轻压一次香灰;

打香筋,在押好的灰上打上香筋,一是为了美观,而是为了控制炭的燃烧速度;

开天窗,取一根香箸垂直插入,直到炭火的位置,感受炭的高低,用右手掌心置于香炉上,探测火候,确定温度合适后,即可继续操作,否则要重新做灰山;

 

 

架云母片,用云母夹夹起云母片,放在火窗上,中间稍压云母片使之固定;

置香,拿起香勺,取适量香料,放在云母片上;

执炉,左手拇指扣住炉的上沿,四指托住香炉底座,右手呈虎口状;

闻香,品香时肩膀放松,双臂抬起,执炉于鼻前,右手呈虎口状,轻呼,闻香;

呼气,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,头微超右下吐气。

 

品香

每个人品闻时,一次最多闻三下,闻香有三品,闻香,也叫品香,古人也叫听香,这三个词看似具有相同的意思,但是,其境界却是大大的不同。越往后,境界越高,不只是用鼻子去识别香气,还要凝神、静气、专注、用心,深深的吸进去,引导香气到丹田,稍作停顿,再徐徐呼出,这种专注,不仅仅是吸一口有香味的空气那么简单的事,而是会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滋养、休息,有时,竟能使人突发灵感,那便是静心的功效。

 

(本文转载自中国沉香网)


(编辑:mgr_all)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