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发财树:
拉丁学名:Pachira macrocarpa (Cham. et Schlecht.) Walp.
别称:瓜栗、中美木棉、鹅掌钱、马拉巴栗
科:木棉科 Bombacaceae
属:瓜栗属 Pachira
习性:气温满足20℃以上的温度就可以播种,播种发芽率还是挺高的,发财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,性喜温暖、湿润,向阳或稍有疏荫的环境,发财树忌阳光暴晒,否则会枯萎死亡。
分布:亚洲、美洲、欧洲局部
作用:发财树在园林绿化中可以作为庭荫树应用,用来遮阴。早期的园林绿化中,常常把发财树孤植或对植,建造出凉爽的、舒适的园林环境,遮蔽炎炎烈日
根:
叶:小叶5-11,具短柄或近无柄,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无毛,背面及叶柄被锈色星状茸毛;中央小叶长13-24厘米,宽4.5-8厘米,外侧小叶渐小
简介:小乔木,高4-5米,树冠较松散,幼枝栗褐色,无毛。
2.鸡冠花:
拉丁学名:Celosia cristata L.
别称:鸡髻花、老来红、芦花鸡冠、笔鸡冠、小头鸡冠、凤尾鸡冠
科:苋科
属:青葙属
习性:喜温暖干燥气候,怕干旱,喜阳光,不耐涝,但对土壤要求不严,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,是当前发展庭院经济的一种新途径。
分布:原产亚洲 热带,中国南北各地区
作用:药材(凉血,止血。治痔漏下血,赤白下痢,吐血,咳血,血淋,妇女崩中,赤白带下。(
根:
叶:
简介: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80cm。全株无毛,粗壮。分枝少,近上部扁平,绿色或带红色,有棱纹凸起。单叶互生,具柄;叶片长5-13cm,宽2-6cm,先端渐尖或长尖,基部渐窄成柄,全缘
3.方竹:
拉丁学名: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(Fenzi) Makino
别称:方苦竹(祁天锡江苏植物名录),四方竹、四角竹
科:禾本科
属:寒竹属
习性:喜光,喜肥沃,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分布:贵州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和广西等省区。日本也有分布。欧美一些国家有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浙江温州。
作用:本种可供庭园观赏。竿可作手杖。因质地较脆,故不宜用劈篾编织;笋肉丰味美,但我国古籍则多谓其笋不中食,或系另有所指之故
根:
叶:
简介:直立,高3-8米,粗1-4厘米,节间长8-22厘米,呈钝圆的四棱形,幼时密被向下的黄褐色小刺毛,毛落后仍留有疣基,故甚粗糙(尤以竿基部的节间为然),竿中部以下各节环列短而下弯的刺 状气生根
4.三角梅:
拉丁学名: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
别称:九重葛、贺春红、红包藤、四季红
科:紫茉莉科
属:叶子花属
习性:生长适温为15-30摄氏度 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寒,在3℃以上才可安全越冬,15℃以上方可开花。
分布:中国、巴西、秘鲁、阿根廷
作用:活血调经,化湿止带。治血瘀经闭、月经不调、赤白带下。
根:
叶:
简介:藤状灌木。茎粗壮,枝下垂,无毛或疏生柔毛;刺腋生, 长5-15毫米。叶片纸质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5-13厘米,宽3-6厘米,顶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上面无毛,下面微柔毛;叶柄长1厘米。
5.桂花:
拉丁学名:Osmanthus sp.
科:木犀科
属:木犀属
习性: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。性喜温暖,湿润。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-28℃,7月平均气温24-28℃,1月平均气温0℃以上,能耐最低气温-13℃,最适生长气温是15-28℃。
分布:中国西南部、四川、陕南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河南等
作用:桂花功效:淡黄白色,芳香,提取芳香油,制桂花浸膏,可用于食品、化妆品,可制糕点、糖果,并可酿酒。桂花味辛,可入药。以花、果实及根入药。秋季采花;春季采果;四季采根,分别晒干。花:辛,温。果:辛、甘,温。根:甘、微涩,平。功能主治:花:散寒破结,化痰止咳。用于牙痛,咳喘痰多,经闭腹痛。根:祛风湿,散寒。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腰痛,肾虚牙痛。桂花茶可养颜美容 ,舒缓喉咙 ,改善多痰、咳嗽症状 ,治十二指肠溃疡 ,苇麻疹 、胃寒胃疼 、口臭 、视觉不明
根:
叶:
简介;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,高3-5米,最高可达18米;树皮灰褐色。小枝黄褐色,无毛。叶片革质,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4.5厘米,宽2.6-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,两面无毛,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,中脉在上面凹入,下面凸起,侧脉6-8对,多达10对,在上面凹入,下面凸起
6.麻楝:
拉丁学名:Chukrasia tabularis A. Juss.
别称:阴麻树、白皮香椿
科:楝科
属:麻楝属
习性:喜光,幼树耐阴;适生湿润、疏松、肥沃的壤土;耐寒性差,幼树在0度以下即受冻害。速生
分布:麻楝原产于中国大陆,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潮湿温暖的热带森林中。
作用:疏风清热、感冒发热
根:
叶: 叶互生,偶数羽状复叶,长30至50厘米。每片叶有5至10对呈卵形的小叶;小叶叶端渐尖,基部钝圆,呈纸质。 叶背有凸起的叶脉
简介:乔木,高达25米;老茎树皮纵裂,幼枝赤褐色,无毛,具苍白色的皮孔。叶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,长30-50厘米,无毛,小叶10-16枚;叶柄圆形柱形,长4.5-7厘米;小叶互生,纸质,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2厘米,宽3-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偏形,偏斜,下侧常短于上侧,两面均无毛或近无毛,侧脉每边10-15条,至边缘处分叉,背面侧脉稍明显突起;小叶柄长4-8毫米。
7.假花生:
拉丁学名:Desmodium heterocarpum(L.) DC.
别称:异果山绿豆
科:蝶形花科
属:
习性:山谷、水旁、灌丛或林中
分布: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等地
作用:中医认为它性寒,有散瘀 、止痛作用,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肤瘙痒。有趣的是,有的地方还用它治疗胃肠炎。
根:
叶:
(花生不是根也不是茎,它是果实。)